【企業診斷】廠房變文創“村”搭平台助圓夢
【中小企特區】創業、開個唱看似是很難實現的夢想,尤其想到成本已令人卻步。“村”早在五年前已經目睹現實需求,決定於工廈租設廠房,以分租或合作形式扶助文創業者,為他們搭建平台圓夢。現時已開設了第三間“村”,下一步計劃進駐商場,令“村”成為文創品牌。
人稱“村長”的李漢昌,一○年開設首家“村”。當時在本澳是較新元素,近年越來越多人進駐工廈,該公司亦平均每兩年增加多一間“村”,至今已有三間,分別位於沙梨頭、螺絲山及黑沙環廠房;平均每家約一萬平方呎,會員數目亦逾八千人。
合作企業逾百
他認為,澳門要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人才、空間和土地都很重要。澳門其實有很多人才,新一代年輕人不會祇向錢看,希望發展他們有興趣的拍攝製作、跳舞等行業。政府亦提供不小發展空間,但要有土地資源才可為他們搭建平台,建立事業。因此該公司希望為有意創業人士提供空間,收取租金較市場價優惠,除分租工作室,創業者亦可以透過分成或共同合作模式進駐,協助他們邁出第一步。過去數年曾經與逾百企業合作,當中不少企業已發展成功,並自立門戶擴大發展。
現時進駐的企業有拍攝工作室、舞室、音樂工作室、兒童天地等,不同時期流行不同元素,租用公司都會有轉變。“村”較特別在於不同公司可以促成合作,如兒童天地與拍攝工作室合作推兒童攝影等。至於公眾空間亦會讓客戶舉辦派對,現時每月都辦一次市集,提供平台讓文創人士或家庭主婦銷售日用品或工藝品。最近亦推出“人人做文創”活動,祇要是文創活動,就可以免費在“村”使用公共場地,為年輕人圓夢,如協助開個人演唱會,亦有客戶希望借場地舉辦分享會等。視乎申請用途,如果是文創相關都會供客戶免費使用,務求令更多人可參與文創事業。
計劃進駐商場
“村”主要由“村長”夫婦負責營運,亦有多名兼職幫忙,平日除了安排工作室或協助辦活動,亦會為創業者提供指引。他提到,開設該門生意時,身邊不少朋友“潑冷水”,幸而在無任何資助或支持下,創業翌年已收支平。現時純租金收入佔總利潤三成,所以有資源可以繼續發展。
該公司亦見證?市場對工廈需求的變化,開業初期租第一家“村”時,業主收取呎租約一至兩元,現時工廈呎租已升至逾十元,視乎工廈的規模,該公司廠房租金升幅約五倍。考慮到成本如增加,就可以進駐中區商場,現時正計劃明年開設第四家“村”,並會走進商場,希望為創業者不斷挖掘新空間。
圖文 澳門日報記者 楊冠傑
聯絡電話:66304008
地址:黑沙環第六街合時工業大廈三樓B
經營三問:
(一)進駐商場是否合適的發展方向?
(二)該公司現時與租戶有很多合作方式,可有其他提議?
(三)未來擴張業務時,融資前需要作哪些準備?
跳出“村”與政府合辦跳蚤市場
【青企診斷】最近幾年周邊地區的政府先是力推文創,繼而是青年創業的題目,最近一、兩年澳門政府更開始對於這兩個範疇施予很大的資助,包括成立文創產業基金、青創援助計劃等,今期的“村”早著先機,在一○年就開始在工廈提供文創和對年輕人相關的創業服務,而且知名度比較高,發展的項目也比較多元化,而和其他文創單位合作更可產生協同效應,減低成本和增加效益。
先從“村”的不同範疇分析幾個“村”的業務,分租文創辦公室空間,這種純租金收入的模式在早期澳門工廈整體租金還是比較低時可以有利可圖,但當租金越來越貴時,做這種二房東則越來越難;且由於近來政府開始資助相關範疇,越來越多孵化中心跑出來,甚至提供短期的免費辦公室供青年人使用,所以“村”的純租金收入部分有需要檢討。
除了分租,“村”也會和創業者合作,以分成形式共同完成項目,這種模式成功比例不高,不過如果某一項目成功發展,則可以有“刀仔鋸大樹”的功效。不過“村”事前需要和創業者有完善的協定,在軟件例如人資、顧問意見、宣傳等的投入會比較多,就像策略性股東一樣。
桌上遊戲和派對等的租場活動,則以聚人氣比較多,利潤有限,但能夠為“村”爭取宣傳的效果,為不定期舉辦的室內跳蚤市場爭人氣;這類室內的跳蚤 市場,“村”可以考慮定期舉辦,甚至嘗試和政府或一些會展團體合作,跳出“村”,在澳門不同地方舉辦跳蚤市場。“村”可以從中發掘一些本地文創或手 作,再加以培育合作,發展成為“村”的品牌。
每間分店帳目宜分明
【中銀財務建議】文化創意產業是多年來政府積極推動的多元產業之一,近年更推出文化產業基金,促成產業規模化發展,並為業界創造更多發揮空間。而本案例中“村”屬於平台型的文創企業,商業模式以場地租借、合作分成及接辦各類文創項目為主營業務收入,配合政府政策倡導,行業前景具備較多有利因素,然而在經濟調整期中收入源可能受影響,在投資和資金周轉上企業需注意管控現金流量風險。在企業經營和財務方面,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有以下建議:
(一) 現時三條“村”設於廠房,可利用空間較多,舉辦多類型活動和提供多種租借方式有助豐富收入來源,惟利潤極受租金影響。進駐商場不失為新的發展方向,但利潤更受租金所限,而且商場可用空間較少,限制較多,發揮空間未必如廠房多樣,企業主需要考慮服務形式的創新。但考慮到商場大多設於人流旺區,地理位置優越,比廠房更好吸引消費,縱觀本澳小型商場發展滯後,閒置較多,如成功打造一個新的好去處,相信較廠房更易吸引顧客和合作人士。
(二)“村”已盡可能發揮廠房空間大的特性,有分租、藝墟、派對等合作和活動模式,因村民大多數為創業者或小本經營的生意,偏向創意型及理念性,可考慮進一步舉辦主題藝墟。如有團體在海外舉辦的寵物相關的手作藝墟、黑膠碟分享會等,吸引愛好者到訪,亦可增加知名度及拓展新的客戶群。
(三) 不論是打算向政府申請資助抑或到銀行申請融資,清晰的財務情況和投資回報預測均十分重要。建議每條“村”應制定一份簡單獨立的收支清單,收入包括駐村的租金、分成等,支出有場地租金、水電、人工等,每條村各有清晰的損益帳,明晰不同定位經營的收支結果,最後再把三條“村”合起來便是一盤簡單的收支表了,此外在估算新投資項目的回報時亦有更實在的財務數據參考,加上銀行流水帳和結餘作為收支佐證,有助各類申請之審批人了解企業全盤經營狀況。
財務小知識:
現金流量風險:是指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因現金收入未能及時彌補現金支出,引致損失甚至倒閉的風險。俗語說現金流是企業的生命線,即便企業的投資計劃或是商品銷售確實創造豐厚利潤,但若在投資資金或商品現金收入回籠前,企業無法抵住各類支付時(租金、人工、貸款償還等),必然會為企業帶來致命性的影響。過去有不少優質企業因現金流不足導致倒閉的案例,故建議初創企業尤其要注意現金流量風險,認真審視現金收入回籠的時間和金額。
打造跨行業合作平台
【生產力角度】文創產業的發展有兩大終極目標,一是“文創產業化”,要令文創工作者將其作品融入市場,提升文化產品的量產水平,達到一定程度的經濟效益:二是“產業文創化”,要令一般行業經營者運用文化特色與設計,以創意增加產品需求與附加值,催生其消費文化氣氛,增加市場銷路。
目前本澳大部分文創業者均以自創品牌方式經營,當中不少創業者希望把設計轉化成商品推出市場,但往往缺乏營商經驗、資金和商業網絡等,致業務發展停滯不前。另一方面,本澳亦有不少“傳統”企業為了突圍而出,需要以創新的產品、包裝、銷售和設計等手法去建立品牌。若“村”能在提供辦公室設施和文創活動場地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其創業諮詢、宣傳推廣和商業配對的增值服務,有效促進文創業者與其他行業合作,便可打造自身成為一個跨行業合作平台的文創品牌。
“村”首先可以加強協助其進駐的文創創業者做好市場和自身分析,為其文創品牌定立更鮮明的方向和形象,以便更有系統地發展整系列創意設計,使品牌能有長遠發展。為讓更多人認識及了解文創產品及品牌、締造跨行業發展商機,“村”可更有系統地組織品牌曝光和宣傳活動,當中包括報章雜誌專欄、互聯網宣傳、手機平台、社交媒體、與商場合作舉辦展覽會,以及參加各類展覽或配對會;在這方面,文化局、經濟局、貿易投資促進局等公共部門已設有不同支援文創產業的措施和服務,建議“村”可多加利用和加強與這些的部門的聯繫。
為了迎合市場及了解最新趨勢,文創業者有必要不斷自我增值,以認識更多及更新的創意科技及學習一些與企業營運有關的知識,當中包括營銷策略、財務管理、商務法律、知識產權保護和業務洽談技巧等。
案例點評:市場擴張打造澳門文創複合空間品牌
本次案例企業“村”利用廠房經營複合式文創空間,業務項目與收入來源均頗為多元,不僅有租金收入和合作提成,還有業務輔導和諮詢服務,由於契合政策鼓勵發展文創的產業方向與青年人小本創業的潮流,經營至今深受市場肯定,營運情況頗佳,持續擴張中。目前傾向打造成文創品牌並進軍商場。經營者村長夫婦目前的發展規劃也十分合理。“村”的經營方法兼有企業孵化器(business Incubator或innovation Center)、創客空間(maker space)、跳蚤市場(flea market)、小型博物館、美術館、以及文創沙龍(salon)的特點,經營手法比較貼近國際類似成功業者,值得鼓勵。相信未來大有可為。
(一)首先是市場擴張。除了目前已有的沙梨頭、螺絲山、黑沙環三條村,進駐商場的確是一個合理的方向。如果資金穩定且品牌效應已經比較成熟的時候進行,或許是比較適合的時機。畢竟港澳地區並不缺一個位於商場內的一般性藝文類商店,缺的是一個真正源自澳門的本土文創複合式品牌商。消費者重視的不僅是這個店裡的商品或服務,更重視的是這個品牌傳達的精神和內涵。所以未來除了在澳門更上層樓,還可以進一步進軍珠三角地區甚至是香港。當然進駐商場最重要的考量還是經營資金的問題,所以說資金穩定(每個月有足夠穩定現流支付租金)且品牌效應已經比較成熟(能持續獲得消費者青睞,願意長期支持,並獲得一定價格優勢)的時候,才是良機。
未來澳門有許多新的商場開張,在產業多元化以及鼓勵本土文創的雙重政策加持下,有機會和商場業主取得良好條件,承租商場空間(甚至和商場進行異業合作而非單純承租關係);或者是在政府優惠措施支持下,以類似舊金山Tech Shop技術工坊的模式,獲得更大空間發展。如果上述條件未能具備,則不宜過於進取,還是建議先穩紮穩打,等條件成熟之後再行大舉擴張比較恰當。
(二)打造文創品牌也是正確發展方向。目前“村”的定位是“複合式潮流文化交集空間”,在澳門已經算是很有名氣,本地傳媒報導不斷,在年輕人圈子裡也是頗受好評。最終如果能夠形成一個品牌,達到類似於泰國的24小時書店咖啡廳“Camp”(賣書與文創產品以及咖啡餐飲的複合式聚會場所)、東京的複合式閱讀空間“代官山T-SITE”(賣書為主咖啡餐飲為輔,但週邊園區兼有商場和其他業務)或是台灣的“誠品”(從單純賣書最終成為複合式藝文與潮流商場的總體品牌)的效果,那就十分理想。當然因為場地和規模的限制,或許最終沒有辦法擴張成為“北京798藝術區”、“墨爾本岩石市集(The Rock Market)”、“紐約肉品加工區(Meat packing District)”、或是“上海田子坊”及“高雄駁二特區”這類型的大型藝文空間,但是如果能夠達到“澳門的誠品”這樣的水平,就可以算是巨大成功了。
(三)該公司目前與租戶有很多合作方式,十分靈活,無須進行重大調整。繼續保持即可。如何通過經營者的獨到眼光,挖掘有潛力的品牌或文創業者,進行長期合作,甚至進軍品牌代理或藝術經紀業務,也是長遠發展的一個可能多元方向。舉例而言,臺灣的誠品書店初期以販售藝術人文方面的書籍為主,之後轉型為綜合性書店,並且結合商場經營,成為複合式經營的成功範例。目前除了書店本業,旗下事業涵蓋百貨零售業、文創產業、物流、藝術電影院、表演廳、旅館、不動產、網路購物等。目前誠品集團的營業收入中,超過七成的收入是來自商場業務,最初書店本業的部份則僅佔三成。因此對於“村”來說,目前租金收益僅佔總體利潤三成,還有不小發展空間。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企業管理與市場營銷系副教授 劉丁己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