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診斷】蔬菜批發擬手機APP+門店 拓線上線下
【中小企特區】最近“線上買菜”越來越受追捧,尤其疫情下居民減少出外,家庭主婦也要學習怎樣線上落單買菜,瓜菜線上零售開始走強。平衡餐飲供應鏈有限公司負責人梁鋆衡表示,該公司一八年六月成立,主要從事蔬菜批發業務,為本澳餐廳、酒店等供應新鮮食材。雖然疫情期間大客戶訂單減少,但零售客戶卻有增加,未來有意開設實體店工作,再配合手機應用程式,做到線上線下均能服務客戶。
銷售二百多款產品
梁鋆衡表示,過往接觸不少行業,有豐富的從商經驗,能評估到各行的風險及運作模式。因一次機緣巧合,接觸到採購蔬果的渠道,考慮到蔬果是居民日常必吃的食物,行業較少年輕人涉足,巿場風險相對溫和,因此憑著自身的人脈和經驗決定一試,三位股東合作經營。初期投資約五十萬元,用作員工薪酬、購置車輛及貨款等。隨?公司營運不斷擴充,加上有收入來源支撐,生意越做越大,投資金額已逐漸升至三百萬元。
該公司主要從事蔬菜批發業務,為本澳餐廳、酒店等供應新鮮食材,例如雞蛋、水果,以及餐盒產品等,並安排時間配送上門。大部分貨品透過內地的大型採購運送到澳門,目前店舖常規銷售產品已達二百多款,縱使是季節性蔬果、客人指定訂單等,都會盡量配合預訂。
疫情導致大單減少
談到經營困難,他指現時公司管理層主要負責協調配送,但送貨方面因很多人怕搬運辛苦,尤其是新鮮蔬果,每日要凌晨起床工作,無人願意入行,目前只能靠外僱補給。此外,該行業經常遇到資金”砸數”問題,有些客戶因公司倒閉、生意差而“拖數”,資金周轉壓力大。近期最大困擾是疫情影響,他憶述,疫情前生意尚可,也能兼顧到全澳的送貨,每日配送訂單量約有二百宗;疫情期間,因供貨問題,蔬果價格、品質或會受到嚴重考驗,雖然訂單量仍能維持一百六十宗,但購買數量及金額大減,整體生意下跌六成,主要是餐廳、酒店客戶減少所致。
深化開拓零售市場
為了解決煩惱,現時公司一方面在管理上細化工作流程,簡化運作模式,將蔬果報關時間加快。另一方面,在零售巿場上進一步開拓,例如透過社交平台接單,只要散客買滿十斤蔬果就可送貨上門,疫情期間零售客戶生意增加。眼見零售客戶巿場急增,公司正開發手機應用程式,準備推出巿場,屆時會有客服跟進訂單,將線上線下生意更好地協調。
未來發展方面,批發業務成熟後,今年會安排開設實體店工作,配合手機應用軟件,做到批發零售一條龍的經營模式,也會加入肉類、醬料等產品。雖然巿場上現有的競爭者不少,但他充滿信心,憑?自身優勢盡力做到多元化。
澳門日報記者 周月華
慕拉士大馬路激成工業中心第一期十三樓A
2870 3595
經營三問:
1.巿場上有甚麼貸款選擇,能進一步簡化申請手續?
2. 外僱受疫情影響不能來澳工作,令擴充計劃減慢,有何建議?
3. 司機薪酬高企下,如何做好配送?
做好預包裝 優化送貨路線
【青企診斷】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近年由於越來越多人投身餐飲生意,變成餐飲周邊的行業也非常盛行,例如批發行業。一般餐飲行業通常都會對接三大類的批發行業,糧油雜貨、肉類和蔬菜水果。經營批發行業最主要除了是產品新鮮之外,人脈關係也非常重要,因為一旦客戶選定了批發商,除非產品出現嚴重的問題,否則就會很少更換。
營運上,經營批發業務一般都對行業已經有一定的熟悉度,而且在一般的營運上大同小異,要突出必須要靠優化業務。由於疫情關係,正好有時間讓店主可以做好兩項計劃,第一就是有意開展零售業務,第二就是開發手機應用程式。
開發零售業務方面必須要做到與現在街市的菜檔有所不同,例如做好預先包裝或一些捆綁銷售,例如一家三口或四口預先設定分量的不同蔬菜,讓客人感到方便才能吸收街市或超市的客戶。
開發手機應用程式方面,應該要盡量滿足到落單群體的方便性,因為開發應用程式的首要目的,就是要減省現有的人手和加速整個落單流程。除了落單之外,最好能夠由程式安排送貨路線,能優化和簡單司機的工作。因為在澳門司機短缺的問題似乎短期也不能解決。
最後,要經營好批發業務,除了擴大市場之外,就是能夠巧妙地應用好人力資源,現階段就是盡量做好上游的採購,選擇最優質的貨品給客人;另外就是優化好配送的流程,其餘中間的行政流程或會計流程盡量也由電腦軟件或外判第三方操作。
專用性質貸款申請便利
【中銀財務建議】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除現有貸款外,商戶可申辦一些專用性質貸款,如:訂單貸款、供應商貸款等,此類貸款申請手續簡便,只要提交基本公司財務資料及相關訂單即可,銀行以訂單金額可按固定成數為客戶辦貸。
其實於疫情期間,應投放資源置現有業務,若強行於疫情期間作擴展,相信會增加該司營運風險,有機會在經濟環境下行下擴張過盛。
在許可情況下,可以以外包形式顧用配送人員,如澳覓等,相信可減低一定成本及維持運作。
掌握現金周轉期 做財務準備
【生產力角度】生產力中心表示,作為餐飲企業的供應商,蔬果批發商的競爭力不單在於貨源,還包括可令貨品有穩定供應量和價格的能力,故有些批發商會著力與產地簽約達成足夠的種植面積,再以合約式的價格去穩定成本。
此外,供應商亦可為餐飲企業客戶提供一些增值服務,從而强化與客戶的夥伴關係。例如餐飲企業礙於人力所限,往往未能分配太多資源在採購作業上,故有供應商會為它們提供專業採購、加工和包裝、分裝的服務,目的是協助客戶減低在採購和準備食材作業上的時間及成本。
財務方面,建議批發商加強營運資金管理。批發商一般在銷出貨品前便要繳付貨款,令現金流出;當貨品出售後,批發商雖可將收入入帳,但實際貨款可能要等一、兩個月後才能收妥。在這期間一旦出現手頭上現金不足以支付貨款及其他日常營運支出時,就必須以借貸等融資方式去補足資金缺口,否則便會出現資金周轉不靈的情況。
要掌握目前業務的現金周轉期有多長並作好財務上的準備,批發商可進行一些財務比率分析,當中包括“存貨周轉天數”、“應收帳款周轉天數”及“應付帳款周轉天數”。生產力中心設有“中小企業融資實務”課程,以協助業界掌握如何評估企業的資金需要及利用不同的融資方法。
在設立門市方面,所面對的競爭相當大,故應有一個較獨特的市場定位。
例如在日本東京,有家社區街坊型蔬果店在5年內開了16間分佈於商業區附近的連鎖店 — 它所銷售的是一般超市不會入貨的新鮮“醜蔬果”(即不符合所期望的大小、形狀扭曲等的蔬果)和使用這些蔬果做的午餐盒,以「自然健康」、「價錢實惠」去吸引消費者。
案例點評:零售+團購+貸款,先度過難關再說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劉丁己博士
本次案例企業平衡餐飲供應鏈之前的發展十分順利,但是因為疫情影響,營收下降,導致成本問題變得明顯。針對經營者的規劃與問題,提出建議:
暫時靠零售,拓團購有助營收
案例企業「平衡餐飲供應鏈有限公司」的批發業務受挫,開發零售配送業務是合理選擇,但等疫情過去之後,可能還是回歸以供應給餐廳酒店的批發業務為主。這段時間除了零售達到一定購買量就送貨之外,還可以和社團或機構接洽團購業務,因為配送外賣市場中的共同重點就是機構團購。一般零售外賣指的是無固定合同的散客生意,原本也不是案例企業的重點,所以如果能夠和企業、學校、或社團等等機構簽約,例如每週為客戶提供一次健康蔬果團購配送,這樣業務會更加穩定。團購除了可以增加銷售量,還可以減輕配送的壓力。當然針對零售客戶開發電商手機軟件,也是很合理的做法,可以繼續進行。
之後開拓實體店宜謹慎
雖然司機薪酬很高,但是找個固定舖位來拓展零售銷售點不見得划算。澳門舖租很貴,有個實體鋪位每個月都有壓力。經營者目前已經在工廈有據點,經營模式也都很上軌道,只是因為疫情影響,就希望大幅轉型到地鋪零售,這樣的想法可能還要再多考慮一下。開實體店當然可以列為長期計畫,但不是當務之急。目前經營者在資金、人力兩方面,都有限制,所以與其急著開分店,不如先看看零售市場情況如何,以及疫情過後是否可以恢復元氣。現在是非常時期,還是小心謹慎為好。
餐盒業務有機會成長
案例企業提到也有做餐盒生意,這是一個零售的增長點。本澳不少健康沙律外賣專門店,沙律材料配搭合理健康,熱量低且營養夠又能飽腹,深受許多重視健康與身材的消費者喜愛,尤其不少寫字樓、政府部門、醫護機構的職員都是熟客,這個業務有穩定現金流,不會欠款,不論「平衡餐飲供應鏈有限公司」是只做健康餐盒的材料供應商,或是自己決定拓展這方面的零售業務,都是在疫情期間,甚至疫情過後,都能有穩定增收的一個方向。
貸款來源多,宜諮詢經濟局相關部門與銀行
因為意外的疫情衝擊,政府與多家銀行都迅速推出各種不同的特別紓困方案,還在租稅方面給予大量支持與減免,相信有助於中小企度過這次難關,相關方案詳情留給中銀同事回答。至於外僱受疫情影響不能來澳工作,令公司擴充計劃速度減慢,這是全球共同的問題,只有等待疫情過去,實在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而司機薪酬高這也是全澳中小企都面對的共同問題,屬於創業之前可以預見的一大困難,目前也同樣沒有迅速解決方案,除非法令鬆綁,不然也是要繼續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