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認識創業指數(十四) 客觀數據比主觀感受更能反應實際狀況

2018-05-07 16:36:54 141

 一般來說,評價事物可以從主觀和客觀兩個角度出發,但現實生活中,人們認知一件事情往往會優先以自己個人的主觀情緒為出發點,而忽略大環境整體客觀實際狀況,這樣也就形成了主客觀之間的差距。數據分析工作者致力於收集數據並分析報告,正是希望通過客觀的調查來反映事實,而不是依賴某些個人主觀想法的可能失真。因此,科學研究要多參閱客觀數據,更具說服力。澳門創業指數調查研究就是希望通過大量、長時間、且客觀的分析數據,反映和澳門創業環境有關的實際情況。客觀實際情況和主觀認知常常有差距,以下舉幾個例子說明:

 

例子一:德國:難民的犯罪率比較高?

在許多人心中,難民被認為是不安全、不穩定、犯罪率傾向高的危險群體。德國在2015年9月選擇放開邊界接受移民,成為歐盟中接受難民最多的國家,至今仍是如此。大量的難民湧入讓德國本地居民非常憂心,認為這會提高犯罪率,但事實數據卻並非如此。根據德國聯邦刑事總局對一系列報告的分析,他們得出的結論是難民的犯罪率並不比德國本地人要高。德國內政部部長托馬斯·德梅齊埃(Thomas de Maizière)也指出,就目前的客觀數據分析看來,難民的平均犯罪率少於或者和德國居民一樣高。事實上,難民反而常常是犯罪行為的受害者。2015年全年難民營遭受的襲擊超過600起,同比上一年增加一倍。難民到德國尋找庇護和安定的生活,但卻被認定成犯罪分子而遭受排擠,甚至反過來遭到迫害和襲擊,這正是主觀心理和客觀現實發生偏差之後帶來的諷刺性的結果。


例子二:美國:金融危機導致過去十年美國民眾消費減少?

金融海嘯期間,市場氣氛一片悲觀:美國房地產遇到崩盤危機,許多貸款者失去就業機會,還不出貸款,民間消費能力遭到壓縮;賺不到錢的企業趁機大幅裁員;由於消費市場緊縮,加上房地產相關工作的職缺大幅減少,尤其是建築業至少造成220萬美國的失業人口,重挫美國產業結構和消費經濟,美國面臨二次大戰以來最大規模的經濟衰退。許多美國民眾在媒體採訪時都指出,『過去金融海嘯那幾年,大家都不敢消費了』,但是實際情況是這樣的嗎?客觀統計數據指出,美國民眾只有在大概半年期間,減少消費,但是金融海嘯中期後,美國民眾總體消費就已經上升了。由於房地產崩盤主要是重創金融業和建築業,奧巴馬上任後透過更新產業,打破房地產業泡沫產生的景氣蕭條,由製造業拉抬就業市場。另外,由美國聯準會實行量化寬鬆貨幣政策(Quantitative Easing Monetary Policy,也就是大家熟知的QE),挹注資金,讓金融市場產生資金流動性,使人民恢復消費動力,逐漸踏回經濟復甦的路線。


图片关键词

例子三:美國:過去十年犯罪率上升?

這幾年美國發生不少重大的校園槍擊事件以及暴力治安犯罪,因此美國民眾紛紛感到犯罪率上升,安全感很低。但實際情況是否如此?美國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是美國的一間獨立性民調機構和智庫機構)的調查指出,美國人民對犯罪率的感知和犯罪率變化的事實並不相符。由下圖可以見到,皮尤中心發佈的報告指出,在過去的四分之一個世紀,美國的犯罪率經歷了非常顯著的下降。不論是聯邦調查局對18000個司法管轄區上報的犯罪事實的整理,還是司法統計局對全美12歲以上的公民是否遭受暴力襲擊的調查,都清晰地指出,從1990年的犯罪高峰時期到現在,美國的犯罪率已經發生了大幅的下降。


然而,與此同時,美國人民的安全感並沒有上升。在皮尤調查中心2016年底的調查中(見下圖),56%的受訪者認為美國的治安情況在過去十年中越來越差。這又一次說明了客觀實際數據和民眾主觀認知之間,常常存在差距。


同樣地,美國蓋洛普(Gallup)民調中心從1989起進行的21次調查結果也同樣顯示,從2002年開始,美國每年都有60%-70%的受訪民眾認為犯罪率相比上一年有所上升(下圖)。

图片关键词

導致這種主觀感覺和客觀實際之間『認知錯位』的原因是什麼?有一種觀點認為,在信息大爆炸年代,互聯網的出現使人們能夠比過去更快地獲得更多的信息,就暴力犯罪而言,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發生的暴力犯罪都可以藉由新聞媒體的報道和網絡的傳播迅速地傳到人們的耳中,使得人們產生“這個世界動蕩不安、治安混亂”的錯覺。

 

例子四:在澳門創業非明智之舉?

有些人批評澳門政府近幾年鼓勵青年人創業,導致創業者參差不齊,認為創業不算是最靠譜的選擇,甚至有人雖然對不看好適度多元化經濟前景,但仍然為政策而創業。這樣主觀的批評是否正確?根據澳門創業指數調查過去一年的追蹤,客觀數據指出:(一)關於創業機會的認知(創業者認同在未來六個月澳門有良好的創業機會),認同比例在年初為18.0%,年底則是21.4%(+3.4%);(二)關於創業知識與能力的認知(創業者認同自己具有創業所需的知識、技能或相關經驗),認同比例在年初是60.5%,年底則是68.7%(+8.2%);(三)此外,關於整體社會對創業的認知方面,也有整體的提高。例如:業者認同創業是一項可取的職業選擇(認同比例從年初的35.5%,年底上升到38.3%,+2.8%)、創業成功者會擁有更高的社會地位和尊重(認同比例從年初的30.5%,年底上升到37.8%,+7.3%)。有人主觀認為在澳門創業屬於不智之舉,但從客觀調查結果顯示,澳門創業者越來越『自覺』,也更加認同創業這樣的職業選擇。


綜合以上例子看出,人們對一件事物的主觀看法往往受到相當多因素的干擾,比如社會偏見、個人臆斷、信息傳播的方法和途徑等等。主觀感受具有非常高的不確定性,依賴主觀感受而非客觀數據來判斷現實,極易出現偏差,甚至與事實完全相反。因此,人們應該認識到並且警惕主觀感受的陷阱,選擇從客觀、公正、權威調查數據,獲取更貼近事實的信息。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 劉丁己博士 


易研網絡研究實驗室 張榮顯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