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診斷】破曉製作廣告公司

2018-05-15 01:28:44 655

一部好的影視作品能反映社會問題並為觀眾留下思考空間,亦帶來社會迴響。破曉製作公司由四位合伙人吳洋洋、陳榮燦、陳佩儀、李秀湖成立,業務內容包括拍攝、影視、設計、動畫製作。冀透過作品帶出信息是公司宗旨,未來期望得到業界、觀眾認同,作品能走出澳門,並達到營利。

破曉製作四位合伙人來自同一家廣告公司,因廣告公司面臨解散,故萌生創業念頭。創業起初收入未能支援合伙人全職投身,部分合伙人有主業,待公司固定收入增加,陸續加入成為全職,現時共三位全職。

微電影獲獎不嘩眾

“澳門要出名不難,最重要踏出第一步”。公司未成立前曾拍攝公益片,開始受到賞識,獲尋求合作。不過起初沒名氣、沒人脈,合作項目往往不符經濟效益,但都投入時間去做,希望慢慢累積經驗、人脈,建立口碑。公司優勢在“肯蝕底”、“肯嘗試”,盡量多做一步,做好成品。網上資訊太豐富,觀眾為何要選擇觀看你的作品?故更需要站在受眾角度出發。

他們說,每個作品都會尋找更多角度拍攝,盡量跳出固定框架思維。除了商業元素,希望藉影視作品探討深度問題,為觀眾帶來思考與啟發。該公司曾拍攝《旺旺孝親》主題微電影,在全球三大洲多個城市華人參賽作品中獲第一名,坦言大眾娛樂時代觀眾口味偏向搞笑、有趣,認真的話題可能較難接受。要在內容與大眾喜好中取得平衡有一定難度,但公司不想嘩眾取寵博點擊率,故盡量用軟性表達方式傳達有意義信息。

收支平衡客源不穩

創業不易,過程充滿現實挑戰與內心掙扎。公司一五年十月成立,陸續投資逾二十萬,直至去年六月收支平衡才擁有屬於自己的辦公室,但業務乃未踏上軌道。與其他公司相比,未有穩定客源,一路走來無論行業市場、公司定位、管理營運等都是邊學邊摸索。雖然現時陸續接到項目,但同時亦需要更多人力資源,中小企資源受限制,本地讀影視專業的更是少之又少,加上六大博企吸納相當部分技術人才,未來擴張及留住人才都有難度。

社團客多覓項目難

項目定價由數萬至近百萬不等,具體視乎投入時間、工作量、複雜程度、拍攝人員、場地等。好的創作要付上時間,無奈社會大眾對影視創作定價未能取得共識,動輒過萬元製作費,細公司、機構未必願意投入,大公司如博企首選外國公司或知名製作公司,目前客源以社團為主,並接外地項目作後期加工製作。

澳門有影視市場需求,但接項目有難度,期望政府能先牽頭,如拍攝廣告、宣傳片可以更開放,以投標形式公平競爭。另外,不以價格為首要評分標準,以創作內容為首選,相信能為行業帶來更多機會。

圖文 澳門日報記者 張麗真

澳門|中小企|創業|營商

聯絡方式:

聯絡人:Larry Chan

電話:63006720

Email:Larry.marching@gmail.com

經營三問:

1.如何拓闊客源,增知名度?

2.技術人才供應不足又流向博企,中小企如何招募、如何留住?

3.影視作品定價偏低,接項目又虧錢,應如何定價?如何平衡成本與質量?

不同樣辦易於理解定價差別

【青企診斷】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本欄之前也分析過媒體製作公司,很多以廣告製作為主,今期個案主要是社團客戶,將一些真實個案拍成讓觀眾有思考空間的短片。澳門市場雖小,但企業也要靠主題和突出點才能突圍而出,否則就和其他媒體廣告製作公司一樣,變成價格惡性競爭。

拓展客源方面,政府、社團和博企是較大客戶,建議主動聯絡,嘗試製作寫實節目作為年度或季度軟性宣傳,定期分集播出,可為公司爭取穩定收入。也可以類似的製作模式,自製節目賣給電視台等媒體公司,作為他們的外購節目。作為傳統媒體,既有新突破,個案公司也有更多渠道讓外界認識自己。

技術人員方面,澳門人才短缺是持久問題,很多該行業後勤已搬到珠海或鄰近地區,澳門留下必要前線人員。定價方面,社會普遍對影視製作不太熱衷,故對客戶定價前,不妨讓他們先了解不同製作成本的質素,即讓他們先看樣辦,了解不同價格的製作,了解成本對製作效果的分別。

澳門|中小企|創業|營商

申政策資助減經營壓力

【中銀財務建議】個案公司破曉製作由4位合伙人成立,集拍攝、影視、設計、動畫於一身的多方位創作公司。2015年10月始成立,2016年6月已收支平衡,但今後持續經營及發展仍然面臨很多挑戰。

目前,澳門政府大力支持文化創意產業,並有不同政策及資助扶持業界公司。個案公司可借助政策紅利探討有關方案,以爭取資助,減輕公司經營壓力。個案公司具有自己的經營理念──希望向公眾傳達有意義的信息,可在社交網站上或藉項目製作時,加入有關理念,增加社會關注度。目前,大型公司普遍重視信息發放,對廣告動畫等宣傳模式亦有進一步需求。公司可主動參與政府、專營及博企的項目招標,以增加客源及提高知名度,達到持續經營及發展。

人才一直是中小企發展的難關之一,一般僱員選擇博企或專營公司的原因主要在於福利及未來發展。中小企若希望留住人才,可適當增加有關福利。個案公司可選擇為員工購買僱員團體醫療險及人壽險,為公司員工提供醫療津貼。在福利待遇上拉平與大企業的差距。

      財務小知識

流動比率(Current Ratio) 流動比率是流動資產對流動負債的比率,用來衡量企業流動資產在短期債務到期前,可以變為現金用於償還負債的能力。一般說來,比率越高,說明企業資產的變現能力越強,短期償債能力亦越強;反之則弱。

建立信心要懂客戶需要

【生產力角度】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表示,現時不少品牌、企業,甚至公共部門以多媒體短片作宣傳途徑之一,加上六家博企亦推行“中小企業採購計劃”,本地商機較以往多。今期個案若以企業和品牌作為主要客戶目標,為它們提供從構思宣傳方案、影片概念,以至拍攝製作一條龍服務,除掌握跨媒體影片製作技術,還需要懂得為客戶“度橋”和向客戶“賣橋”的技巧,建立客戶對公司的信心。

商業客戶最關注不是製作影片技術,而是製作公司是否理解他們的推廣需要,能否在既定預算、指定時間內完成,以及影片能否達到預期效益。製作公司要理解客戶的產品/服務、主要目標觀眾群及預算,按要求為客戶製定合適宣傳方案。製作公司要懂得企業營銷策略知識,能為客戶度身撰寫建議書,並要在項目洽談和推介技巧多花工夫。

除為公司業務定位,個案企業要考慮如何提升市場可見度。可考慮設一網站,定期發佈所製作短片或比賽/參展得獎作品,讓潛在客戶認識公司的創作風格和拍攝手法。技術人力資源方面,建議聘用正在讀本科的大學生或有興趣的“新鮮人”,除薪資成本較低,工作時間亦較為彈性,可應對公司不定期的影視製作項目;公司更可從中培養適合的專業人才。財務方面,要對現金流量有足夠的重視。

澳門|中小企|創業|營商

案例點評:找準定位,取得理想和現實的平衡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企業管理與市場營銷系副教授 劉丁己博士

本次案例公司主營拍攝、影視、設計、動畫等業務,合夥人具有豐富廣告公司經驗,算是小本經營的綜合型影視製作公司。在珠三角地區多個政府單位鼓勵文創影視發展的最近五年時期,案例公司即使面對激烈競爭,仍在特定客群中小有名氣。文創類型的生意近幾年在澳門蓬勃發展,但是小規模業者競爭者眾,還有國際與大陸許多重量級對手夾擊,甚至部份競爭者良莠不齊、定價混亂,戰國時代短時間不會結束。所幸去年已經能做到收支平衡,值得鼓勵,目前在市場定位、定價問題,以及客戶拓展上,面臨一些抉擇。

提出建議之前,先看一個和影視相關的例子。來自臺灣的電影名導演李安的例子相信許多人都知道。李安一開始也都是非主流片,都不是專門針對觀眾口味去拍片。他早期的片子(如:喜宴、推手、飲食男女等)都是比較有深度(當然也就比較沈重),基本上以探討家庭倫理親情為主,坦白說很多人都覺得看起來比較悶、節奏比較慢。但是多拍幾部之後,就形成風格了,一想到這類型片子,就想到李安。歷經多年之後,逐漸打響名號,終於引起美國好萊塢主流片商的青睞,和他簽約合作,李安導演開始有機會進入更大的全球平台、有更多的資金,能夠將他想探討的『深度議題』,放在能在具有票房的電影中來提出,進而在更多觀眾的基礎上,引起更多人的討論和迴響,這樣也就兼顧了深度和票房,並且通過不斷的實踐以及諸多專業獎項的肯定,最終躋身世界頂級電影導演之林。

衡量實力找準定位

案例企業要仔細衡量自身的實力,在市場上做出靈活的決定和策略。理想和現實兩者不見得完全互斥,只是各自比重要佔多少,端視經營者的資源配置。要獨力改變顧客及觀眾品味當然有些陳義過高,但是要在內容與顧客要求中取平衡,卻不是不可能。或許大眾娛樂時代觀眾偏向搞笑、有趣,但也有一定觀眾群重視認真深度的話題。當然,如果目前不能(或不想)兩者兼顧,這就要看案例企業打算如何定位自己。(一)如果要跟隨所謂愛看搞笑的大眾口味逐流,那就宜發揮更多原本廣告公司的業務專才,暫時不用計較過多深度想法,以爭取更多營收為優先。增加知名度和點擊率當然是重點。這件事情可以想辦法一炮而紅,也可以循序漸進。我們生活周遭這樣類似的例子真是不勝枚舉,而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影視製作公司或個人,善於運用這樣的方法來打響知名度,進而創造話題和高額點擊,取得商業利益和曝光度。雖然這種方式熱度來的快,去的也快,一般只能製造短期效益,但既然是希望快速竄紅,那就得站在新鮮好玩有趣的基礎上去拓展知名度。

(二)如果要更多堅持深度話題,重視社會省思,那就應該鑽研專業,深度探討想要探討的社會議題,爭取專業人事或國際社群的認同,營收或許不會理想,但堅持下去才有機會。大中華社會這麼大,不需要只以澳門市場作為唯一考慮,案例企業得獎的『旺旺孝親主題微電影』不就是最好的例子?相信如要更多偏向走理想路線,那麼就多拍幾個好片,多拿幾個獎,先把自己的專業名聲打響,相信未來營收自然不用擔心。主打『澳門深度』,定位『深刻反思』,形象鮮明,方向明確,相信只要持之以恆,逐漸培養支持的忠誠客群,便能夠慢慢將其品牌形象,打入消費者心中。

影視作品定價偏低這件事情,或許主要是在澳門,經營者要認清現實,要凡事都讓政府介入是不可能的;另外接項目又虧錢這種事情,也或許不是澳門獨有,不過如果澳門市場環境如此惡劣,實在不適合深度影視製作,為何不考慮另闢蹊徑?往國際路線前進?真正有專業實力的影視製作公司,一定會具有國際流動的能力,有一定能夠獲得不同社群的認可,所以筆者認為案例企業無須過度悲觀,只要加強自我,打出專業,展現與別不同的實力,並且持之以恆,最終一定會獲得一定客群的認可,或許不在澳門市場,但也能為澳門爭光。最後別忘了,李安可不是一夕爆紅,他堅持理想,在妻子和家庭的支持下,努力了十多年,才終於讓自己的電影理想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