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診斷】文創抱團覓出路 工作坊增收

2018-05-07 23:25:39 311

    【中小企特區】近年政府積極推動文化創意產業作為經濟適度多元化的其中一環,有企業響應政策方向,推出文創平台協助文創業者發展。55號一人有限公司市場策劃經理陳啟鵬表示,該公司負責多個文創項目,其中一個名為“壹文創百貨”,為文創人士提供一個大型銷售空間、展示平台,並提供陳列、擺設、寄賣等服務,公司則每月收取寄賣服務費。最初生意不俗,新鮮感過後生意下跌,甚至虧損。去年開始增加工作坊內容,拓展收入來源。

    陳啟鵬表示,該公司主要負責多個文創項目,在關前街及望德堂區一帶,“壹文創百貨”屬於其中之一。“壹文創百貨” 於一五年六月創辦,店舖面積逾七千呎,位於望德堂區、瘋堂十號附近,是澳門藝術氛圍較濃厚的地區。瘋堂十號、政府部門也會定期在該區舉辦各類文創活動,氣氛活躍,吸引不少文創愛好者聚集。

   新鮮感褪找機構合作

    顧名思義,文創百貨就是銷售各式各樣的文創商品,形式類似於“格仔舖”。店舖劃出不同大小的空間給文創人士租用,並為文創人士提供推廣宣傳、擺設陳列等服務,每月收費低至五百元。一般要擺放三個月至半年,也可能根據商品銷情斟酌租用時間,銷售收入全數歸文創者所有。直至目前為止,已與本澳、香港、台灣、內地及日本等文創業者合作,為他們提供銷售平台。

    一五年成立之初,可能有新鮮感,社區人士及文創產業者會特意前來參觀、選購,首年店舖生意最好,足夠維持收支平衡。去年經濟急轉直下,不同類型零售店都受到影響,加上新鮮感效應褪色,生意顯著下跌,虧損非常嚴重。有見及此,店舖加入工作坊內容,邀請文創業者到現場設工作坊,或主動出擊與商業機構合作,為商業機構提供文創工作坊,增加收入來源。有博企、酒店願意舉辦文創工作坊,作為員工的工餘福利之一。 

    百花齊放競爭卻加劇

  近年政府積極推動文創發展,推出雅文湖畔等文創市集,並設資助計劃扶持文創業者創業。陳啟鵬表示,政府牽頭發展對推動文創有幫助,但市場百花齊放,競爭激烈,反而無助文創業者賺取利潤,這也是產業化要思考的問題。如“壹文創百貨”本身沒有向政府申請資助,全部市場化運作,始終要面對市場競爭,思考各種發展策略。

 人才方面,本澳不缺設計、創作類型文創人才,但產業化仍不足夠,例如缺乏文創商業推廣、行政、策劃等複合型人才,是文創店舖招聘、產業化時往往會遇到的問題。

    他認為,本澳發展文創產業不能僅視澳門為產品市場,一定要把握全球化步伐,借助澳門平台向外界展示自己的實力,讓外地人認識澳門的文創商品。單靠澳門市場難以支持文創產業化。

    圖文 澳門日報記者  黃思僑

經營三問:

1、本澳文創產品同質化、單一化,應如何解決困局?

2、文創複合型人才缺乏,應如何改善?

3、要增加收入來源,除了目前的寄賣服務、工作坊等,還有哪些建議?

澳門|中小企|創業|營商

寄賣費+分成較可取

【青企診斷】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經過政府的大力推動和宣傳,現在很多零售都以文創作為招徠,但同一時間太多同類產品或主題推出,形成競爭局面。今期個案也以文創產品為主題,優點是和不同文創業者合作,定時改變產品陳

列,不斷提供新鮮感給客人。

  但資料提到他們除了提供地方、宣傳和陳列擺設,銷售收入全部歸創作人,這個模式在生意經營上可能需要改變。如果只收取在店舖寄賣費用,比較難維持。因為文創人士可以在個案店舖以比較低的成本創業,所以應該採取寄賣費加銷售分成的模式比較合理;另外,零售業正承受着網購的蠶食,實體店除了提供傳統零售服務,還需要提供良好的銷售體驗、文化、感受和氛圍。新增工作坊凝聚人氣,做法比較可取,但對增加收入可能幫助不太大。可以考慮增加一些簡單的餐飲來聚聚人氣,再慢慢推銷整個文創產品消費的氣氛和感受。

  至於本澳文創產品同質化、單一化的問題,可以考慮引入更多鄰近地區的文創人士來刺激本地創作,也可以協助不同地方的文創人士和本地創作人交流,產品除了引進來還可以走出去。

澳門|中小企|創業|營商

        組織創意群全天候經營

  【中銀財務建議】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建議:1、本澳文創產品比較單一化及同質化,故引至企業競爭大,尤其加劇價格競爭,要解決這一困局,可引入文創複合人才計劃,以其自身的專業知識與其他相關專業相互作用,提升企業、文創產品及銷售手段等創新思維,配合消費者個性及需求層次,提供替代產業,以彌補產品同質及單一化的不足,滿足不同需求層次的消費者;除人才外,亦必須在產品上下更多功夫,同質與單一往往是由於只簡單模仿或只出於興趣,如何充分與本澳特色結合,如世遺古城、中西文化交融,甚至現正申請中的美食之都,將其融入產品,造出不同特色。

  2、對於缺乏文創複合型人才,主要針對人才培訓,本澳普遍就業人口職業學歷相符,具專業知識,大可通過培訓補充其他相關產業知識技能,發揮複合型人才的多才多藝能力,增加文創產業、產品、市場及銷售等創新思維。

  3、對於增加文創銷售平台的收入來源,在現有的寄賣服務、工作坊等外,可考慮組織創意群體全天候經營。通過價值、思維、成本、創意及銷售手段等,組成一創意集體在同一特定地點進行全天候工作、創作、出品、消費及生活。以上活動除了自己舉辦,亦可積極與本澳文創類社團以及六大博企聯絡,近年亦見博企在其名下酒店舉辦文化藝術活動,支持本土藝術家。同時,亦要考慮市民的消費習慣,充分利用網上平台推廣及銷售,擴大宣傳渠道。

澳門|中小企|創業|營商

        從消費體驗部署行銷策略

  【生產力角度】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表示,不論是一般百貨業,或今期個案的主題式百貨店,困擾經營者的同樣是商品同質化、網購興起、人流不穩定等問題;更甚者,就算有人流也不等於有生意。要突破這些障礙,行銷思維需要從單純“商品”向“顧客消費體驗”轉移。

  首先,業者需要釐清“會購買的”目標客戶群和一個可突顯購買價值的市場定位,並以滿足這些客戶群需要作前提,去徵集“能賣的”商品上架,並鼓勵文創工作者循這方向創作。如能吸引旅客消費的商品通常包含本地文化、歷史等元素;能吸引本地消費者則是一些能引起他們共鳴,兼備生活美感及實用性的商品。

  業者要深入觀察和分析客戶的購買過程

(customer journey),識別影響客戶作出購買決定和形成消費體驗關鍵環節,制定相應的商品展示和線上線下行銷策略感染客戶、引發議題,吸引足夠客戶購買。

  借鑑日本百貨業轉型經驗,個別業者選擇調整賣場的空間規劃與陳列,注重顧客體驗的提升。例如,將原本各自獨立的品牌專櫃打散,以更貼近女性消費者使用習慣,分區混合陳列不同品牌的香氛、配件、飾品等,讓客戶能更自由地穿梭尋找適合自己的商品。

  若能多從顧客消費體驗角度去部署行銷策略,舉辦文創手作工作坊便不再單純是一個增加收入的方式,而是一種體驗行銷——讓客戶在現場動手製作或加工個性化商品,客戶在體驗之餘亦成為“櫥窗”,吸引其他客戶探頭光顧。

澳門|中小企|創業|營商

案例點評:引進真正具有特色的產品服務或獨到商業模式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企業管理與市場營銷系副教授 劉丁己博士

案例公司『一文創百貨』創業初期發展良好,近期因為消費者新鮮感退去,加上類似業者不少,競爭激烈,發展陷入瓶頸。除了目前的寄賣服務與工作坊主力業務之外,擬尋求新的營收增長點。坦白說,許多澳門所謂的文創店或文創業者,自身並不具備獨有文創特色,充其量只是各地文創產品的集中零售店、買辦、或是代理商,儘管如此,文創產業能讓澳門商業氛圍更加多元化,依然值得鼓勵,只是這樣一來,大家都能做類似的事情,競爭就變大了。而寄賣形式(收取固定寄賣費用,或者有些會再加上銷售提成),以及和商業機構舉辦工作坊等創造營收形式,也是人人皆知。很多澳門文創產品業者都是通過教導興趣班、產品銷售、以及參展特賣會等途徑創造營收,少數能賺錢,大多勉強達到收支平衡,但也有不少遇到虧損。所以要在競爭中突圍,需要真正具有特色的產品服務或獨到商業模式。例如:

(1)和真正知名的著名藝術家舉辦具高價值的工作坊:歌人人都會唱,但只有真正實力派或偶像才有演唱會票房。書法人人都能寫兩下,但只有真正的受市場認可的書法大家(例如:歐陽中石老師),才有轟動的市場行情。同樣的,工作坊人人會辦,但如何辦得專業,辦出票房,需要真正有實力、受認可的嘉賓。如同案例企業負責人所言,澳門不缺設計、創作類型的文創人才,但是澳門缺乏真正世界級的專業文創人才。所以要讓工作坊與眾不同,就要請到真正的高手來澳指導。當然要善用各方資源,和不同社團、組織合作,共同舉辦高品質、有份量的工作坊是比較好的作法。這部份需要經營者資源整合能力。筆者也見到『一文創百貨』有推出『手工木戒指』或是『木領結』的訂製工作坊,這樣的工作坊是有特色,值得鼓勵,但是澳門天氣潮濕炎熱,木戒指本身的價值又和傳統戒指不同;而木領結的實際用途如何還需進一步討論。工作坊如何受到更多消費者青睞,或許除了多加推廣,也要回歸原點思考根本價值。

(2)引進銷售真正有特色的獨家產品:經營者提到,本澳不少文創產品同質化、單一化,這真的不是政府的問題,是業者自己要思考的問題。業者要產品賣得好,卻賣跟大家都一樣的東西,如何脫穎而出?就像世界各地許多歷史老街或古城,也有很多面臨產品同質化、單一化的問題。所以說經營者自己的眼光很重要,要如何引進銷售真正有特色,並且有商業潛力的獨家產品,考驗眼光和膽識。好的文創產品不能只是感覺『燈光美、氣氛佳、耍文青小清新』就行了;還要實用、品質好且質感棒。這部份可以多參考某些知名的北歐設計師作品,如何引進銷售真正有特色的獨家產品,才能讓『一文創百貨』與別不同。在港澳鼓吹或銷售亞洲週邊國家地區的文創產品,這幾年實在一窩蜂,加上澳門這幾年在政策鼓勵下,有許多文創品牌和小店如雨後春筍般出現,但是如何在其中脫穎而出,獲得一般消費者,甚至是博彩企業、大型酒店、甚至政府機構的青睞,就必須要靠真正有特色、有與眾不同的差異化優勢。經營者要從市場營銷最基本的分析入手,那就是應該詳細瞭解市場(主要消費者的收入?年齡?偏好?生活型態?)、找準目標顧客(主要是針對外地遊客或本地遊客?專注一般用戶或是商業用戶銷售?或是都要?),並找到自己獨特的產品定位,使自身銷售的文創小物與競爭對手有明顯的不同。坦白說,一般本地消費者市場實在很競爭,筆者建議『一文創百貨』多往商業市場、大型企業、博彩市場方向思考可能拓展商業的機會。針對企業員工大眾但個人訂製化的文創產品是可以考慮的。和工商銀行這樣的機構合作是正確方向,宜繼續朝這方面進行。

(3)採用獨到商業模式調整經營方式:澳門經濟發展良好,很多本地消費者可以常常搭飛機,直接在外地觀光旅遊享受美食,順便購買外地的文創產品;或是跟蛋黃哥一樣,不想出門,也可以通過網購,坐在家裡買到世界各地的產品。坦白說,開百貨賣場(也包括文創百貨小店)本來就是固定成本支出很高的一門生意,實在是非常傳 統的商業模式。澳門舖租貴、本地人口少、人力資源短缺,都是人盡皆知的營商限制。建議深刻思考,以獨到商業模式調整經營方式,才能走出一條不一樣的路。例如:是否轉型為藝術家和企業搭橋對接媒合,促成合作生產具有獨特風格的文創產品?或者是店舖面積夠大,是否考慮轉型成為文藝創作觀光景點(類似藝文創作村,或是現場藝文創作工廠?),和觀光旅行團合作,收取門票?方法有很多,但是經營者可以衡量自身資源以及理想,思考下一步轉型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