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認識創業指數(三十) 成長潛力高易得國際風投青睞
資金永遠是創業中重要的一個議題,也是困擾大部分創業者的問題。一八年第一期的“澳門創業指數”研究報告指出,新創企業者平均累計為創業投入的資金總額110.2萬(澳門元,下同),其中51%的主要資金提供者是創業者自己。另外,新創業者中42.3%仍未回本,已回本的新創業者平均回本時間為17.5個月。綜合以上數據,可以初步了解,高比例的未回本創業者和一年以上的回本周期,意味着創業的時間成本、金錢成本和機會成本都可能對創業者形成心理負擔和壓力。當然這也很正常,創業一般有期待和成長,當然也會有風險與壓力。
資金缺乏國際風投
一般創業的主要資金來源包括朋友、家人或熟人、天使投資人、風險投資者、公司投資者、戰略合作夥伴、銀行等。最新一期的報告顯示,澳門新創企業者通過自己投入(51%)、朋友或鄰居(20.8%)、很親近的家庭成員(15.4%)、合作夥伴(13.4%)籌集資金方式進行創業的比率相對較高,其他親戚、親屬或血親僅佔2.7%。上一期調查政府設立的基金、銀行仍分別佔4.2%,今期只剩銀行僅佔0.7%。
尤其應該注意的是,根據調查,在澳門創業者的資金來源中,基本沒有顯示來自國際風險投資者的投資。大陸的創業潮中,國際風投卻扮演着相當重要的角色,國際風投成就一大批在大陸創業的青年,甚至讓眾多企業在多輪融資後壯大起來,成為產業新星,甚至茁壯成為全球型企業。
造成這原因,與澳門創業企業的類型對國際風投缺乏吸引力不無關係,故不能吸引國際風投青睞投資。國際風投一般重視具有科技含量、能快速成長、有獨到商業模式、並具全球擴張潛力的新創企業或商業項目。這類創業者,一般可通過全球化網絡獲得國際風投支持,快速解決資金問題,進而專注在市場發展和戰略經營,因此,具有未來願景的企業(尤其是網絡高科技企業、醫藥業者、生物科技業者等)可能更多傾向國際風投,而非傳統銀行融資。
但澳門創業者限於許多原因,一般創業項目都比較傳統,科技含量不是太高、主要集中在澳門市場、獨到的商業模式較少見、因此一般較不具有全球擴張潛力。報告中的數據顯示,創業者自己也這麼認為。
在關於創業者成長期待的問題上,低成長期待創業者佔逾8成,中高成長期待創業者佔比僅為13.4%。顯示本澳大多數創業企業更多重視生存問題,因為缺乏源源不絕的資金支持,着重謀求短期利潤,自然較難顧及長期經營和可持續發展的發展事宜,在這情況下,自然很難吸引國際風投的眼光。
調查亦問及新創企業引入風險投資或被收購的可能性,不到半成新創企業者認為創業企業「有引入風險投資的可能」(4.7%),2.7%認為創業企業「有被收購的可能」,而認為「兩者都有可能」的有兩成一(20.8%),接近七成表示「沒有考慮過」(69.8%)。新創企業者認為創業企業有可能引入風險投資或被收購的比率(28.2%)較上期(40.3%)下降12.1個百分點。
起步僅靠自己政府
澳門創業指數研究報告指出,新創企業者在創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或困難,最多新創企業者表示遇到“人力資源/人力成本”(34.9%)及“資金”(30.2%)方面的問題或困難;對於希望政府為創業企業提供的服務、支持和幫助方面,前期針對創業政策的調查顯示,最多創業者希望得到“提供資金幫助/降低租金”(15.3%)上的幫助。
澳門青年要創業,雖普遍面對資金問題,但因政府財政充裕,也願意支持,因此青年創業者的准入障礙比周邊國家地區不算太高。相反,政府還為青年創業提供不少財政租稅優惠、貸款支持以及多種不同類型的補貼或援助計劃。如經濟局、工商業發展基金、中國銀行等等相關機構,都有不同類型的優惠貸款或補助,解決了很多青年創業初期的資金煩惱。但在這種支持力度下,創業者依然覺得“資金”上有很大困難,再次說明企業起步一般沒有問題,但後續發展潛力或有限,不容易獲得持續的大量外部資金支持(例如國際天使投資人或風投)。解決資金問題的根本,還是宜多關注企業的成長潛力、長期經營能力、可持續發展,以及全球競爭力。只要創業的商業項目有發展潛力,國際資金自然會來投資,企業就不會太擔心資金問題。
澳門創業者普遍面臨投入資金多、回本周期長的問題,且在資金籌措方面,主要依靠自己、合作夥伴或朋友,這意味着創業是一項金錢成本、時間成本和機會成本都較大的事業。雖然政府已經在資金和政策上給予不少幫助,資金問題仍是創業者的重要困擾。
從資金來源的結構中發現,缺乏來自國際風投的投資。造成這一原因的根本,是澳門創業企業缺乏長期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因此,解決資金問題的根本,還是要提高企業總體競爭優勢和成長潛力。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 劉丁己
易研網絡研究實驗室總監 張榮顯
来源:澳門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