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診斷】丼飯專門店穩質量推優惠 刺激消費
【中小企特區】高質的海鮮丼飯講求食材新鮮且用料充足,雖然價格或較普通丼飯貴,但卻吸引到一批“忠粉”喜愛。“漁兵衛”是澳門首家以海鮮丼為主題的特色丼飯專門店,主打新鮮刺身食材製作。該店負責人之一梁永健表示,食材每日透過日本買手揀貨空運來澳,但價格親民,高峰期一店曾日賣七十多碗丼飯,未來會繼續搜羅不同的新鮮食材製作丼飯,將日本丼飯文化在澳更好地呈現。
在日搭通食材買手
“漁兵衛”在澳門經營已有八年,主打海鮮丼飯及日式小食。梁永健表示,兩位股東最初合資數十萬元開店,契機是兩人曾結伴遊日,在築地市場發現丼飯做法有趣,以醋飯和魚生配搭,加之在日本有相熟朋友可協助對接魚市場買手,搭通橋樑後便嘗試開店,希望把日本丼飯文化帶到澳門。
塔石店是“漁兵衛”首家門店,於一六年開業。他稱,由於日本有相熟的買手,所以該店每日可透過網上市場,挑選新鮮刺身從日本空運來澳,但直至早年日本核污水事件出現後,食材貨源才擴展至世界各地。
疫前好景疫後大跌
回想一六年,當時澳門尚未有丼飯專門店,不少食客對丼飯製作、食法、用料感到好奇,所以剛開業反應已相當熱烈,生意大旺。其後政府大力宣傳澳門“美食之都”,順勢吸引了大批居民和旅客到店光顧。該店在一六至一九年期間生意最旺,以塔石店為例,高峰期一日曾賣出七十多碗丼飯,成績驕人;好景時“漁兵衛”在澳共有五家分店。直至疫後情況大變,客人消費力明顯減弱,本地餐飲生意受衝擊,全日生意較疫前下跌了一半,店舖亦只剩下三間。
該店持續經營,更不斷搜羅新食材和新產品引客。現時店內供應的刺身類丼飯約三十多款,熟食類則有十款,即使生意下滑,但每月仍維持到收支平衡。
談到經營策略,他坦言疫情令一切有了變化。起初該店為保障海鮮丼飯食材新鮮,堅持提供堂食,不設外賣服務。但疫情令生意下滑,居民足不出戶時,實體店生意幾乎是零。為迎合客人喜好和需求,不得不加入外賣平台維持營業。此外,人手不足已成常態,為維持店舖正常運作,今年放棄參與“澳門美食節”提高品牌曝光率的機會,轉為透過網絡平台自我宣傳,多少也能起到一些效用。
搜羅食材拓新產品
至於日後發展路向,暫未有打算在澳或其他地方開分店,希望先管理好現有三店業務,保持產品質量。但會持續搜羅優質食材拓展產品種類,更會不斷推出優惠活動,例如“刮刮樂”讓客人食到優惠價的丼飯,尤其是本地客。
澳門日報記者 周月華
微信: samuraifish2888
漁兵衛(塔石店) 電話:(853)2856 5402
經營三問:
1. 該店冀開拓更大的旅客巿場,應怎樣部署?
2. 刺身丼飯專門店在澳門的發展前景?
3. 除守住澳門大本營外,應怎樣拓展業務?
青企:開發特色日式熟食餐飲
【青企診斷】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建議,今期的漁兵衛經營在港澳地區極受歡迎的日系料理,以丼飯為主體。不過疫情後,全球消費的模式正在轉型,現在經營餐飲業務必須要順著潮流改變。
首先、店舖希望擴大旅客市場的部署。根據資料現在本地客人七成,旅客三成;但本地人的消費正在降級和外流,所以發展更大的旅客市場來填補是必須的,但現在旅客的構成部分主要為內地客源,而內地旅客對於刺身未必是百分百接受,所以增加其他類型的日式食物可能會較受落,例如近期流行的日式漢堡扒飯或開發其他較有特色的日式熟食餐飲。
第二、刺身丼飯專門店在澳門的發展前景:由於港澳地區對於日式餐飲的接受度十分之高,但由於近年日圓匯價低企,很多本地人每年也會旅日最少一至兩次,相比之下,在澳門消費這類日式丼飯性價比較低,所以只能夠不斷變化來試探本地客人的口味和接受程度才能持續發展。
第三、開拓業務:澳門和內地不同,澳門有獨立的關稅區和自由港,進口各地食物都十分方便;但若未來要開拓其他地方的業務例如內地,就要了解後當地進口外國材料的情況和手續,甚至進口外國材料是否有關稅等都要了解清楚,否則會影響經營成本,或需要改變用本地材料,變成不同地區的出品會不一致。
中銀中小企:與旅社合作 推美食體驗之旅
【中銀財務建議】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建議:
1. 開拓更大旅客市場部署:
在疫情後澳門旅遊業逐漸復甦的背景下,餐廳可以考慮旅遊公司或酒店合作,推出「美食套餐」或「美食體驗之旅」,將漁兵衛的丼飯作為特色推薦餐廳。在線上推廣方面,餐廳可以在小紅書、抖音、快手及Instagram等平台,邀請有影響力的旅遊、美食博主試食並展示刺身丼飯的製作過程;而在大眾點評、TripAdvisor及Google Maps等平台部署廣告及積極維護餐廳評價,吸引旅客。除此之外,亦可參加中國銀行舉辦的「玩轉大灣區 — 狂賞派 澳門 Go!」活動,藉此機會接觸到更多不同類型的客戶群體,進一步開拓更大旅客市場。
2.澳門的發展前景:
刺身丼飯專門店在澳門的發展仍有一定潛力,但需適應市場變化,保持產品創新和服務品質,並積極應對競爭與挑戰,例如其他日式料理店可能會分流客源,而澳門消費者對價格敏感,刺身丼飯作為中高端產品,明顯受到經濟波動影響。唯未來公司可以在品牌形象上進一步深耕,例如隨着健康飲食理念的普及,刺身丼飯以新鮮食材和均衡營養為賣點,符合現代人注重健康的需求, 帶起客戶將丼飯與健康進行聯想。相比傳統餐廳,丼飯的製作流程相對簡便且出品速度快,適合現代快節奏消費需求,餐廳亦可以借助擁有日本魚巿場相熟買手這個優勢,及時地 將日本最流行的丼飯菜式帶到澳門, 繼續保持魚兵衛在澳門丼飯專門店的先行者優勢。
3. 守住澳門大本營外,開拓業務方面:
漁兵衛作為澳門首間海鮮丼專門店,需在保持品質的基礎上靈活應對市場變化,挖掘旅客潛力並探索多元化業務發展路徑。公司可以探索加盟模式,開發標準化製作流程,降低運營難度,並逐步推行加盟模式,讓經營者加入,擴大品牌規模;或在珠海或其他珠三角城市試點開設分店,利用澳門品牌效應吸引內地消費者。同時擴展產品種類,如推出適合兒童的迷你丼飯套餐或素食丼飯,吸引更多目標群體。
生產力:網紅推廣+食安認證引流
【生產力角度】生產力中心建議:
一、加強自媒體宣傳推廣及建立食品安全形象,對於店舖現階段經營來說十分重要。持續邀請網紅及美食平台博主來店內進行體驗,並透過他們的社交媒體平台及自身流量來吸引潛在顧客,尤其是年輕一代客群,藉此提升品牌曝光率。此外,建立食品安全的形象亦是關鍵。隨著顧客對食品安全的重視,業者可以考慮獲取相關的食品安全認證,如HACCP等,這不僅能提高顧客對品牌的信任感,還能在市場競爭中提升競爭力。宣傳時,可以強調食材的新鮮度及來源,讓顧客能夠清楚了解他們所消費的產品,從而建立信心。
二、漁兵衛可考慮增加產品的多元化,並根據價格進行市場細分,以滿足不同顧客的需求。例如,推出不同價格區間的產品。基礎價位的產品可以吸引經濟型消費者,例如學生或家庭客,這類產品可以選擇較為普及的魚類,並搭配簡單的醋飯或其他配料。中價位的產品則可以針對上班族或專業人士,提供更高品質的刺身,並附加一些創意的配菜,提升整體用餐體驗。而高價位的產品則可以針對追求高品質的顧客,使用稀有或高級的海鮮食材製作出品,細緻地設計消費場景。透過產品的多元化及價格的細分,以滿足各種顧客需求,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佔據優勢。
三、吸引投資者及加盟的經營方向,在未來的發展中,業者可以考慮吸引投資者以及開設加盟店的方式來擴展業務。例如,可以在外地參加食品展覽發掘潛在的投資者。 其次,業者可以考慮推出加盟計劃,吸引那些希望自主經營的創業人士。而業者要需要提供全盤的支持,如培訓、營銷及食材來源等,確保每個加盟店的運營能夠符合品牌的標準。此外,業者還可以考慮與大型商場或旅遊景點合作,設立快閃店或臨時攤位,增加品牌的曝光率及顧客的接觸頻率。這樣的合作不僅能提升品牌形象,還能吸引更多潛在加盟商的興趣。
生產力中心面向企業提供營商及管理一系列課程報讀,詳情可致電28781313或瀏覽中心網頁www.cpttm.org.mo查詢。
以優質市場營銷組合吸引顧客
通過優質產品與顧客忠誠計畫,加強鞏固本地市場
澳門居民喜愛去日本旅遊享用日本美食,刺身丼飯具有日本特色,能有效吸引喜愛日本美食的本地居民光顧。漁兵衛自身擁有穩定的新鮮食材供應渠道,獨特的產品特色,加上在本澳一定的知名度,相信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也能穩住陣腳。目前澳門本地客人佔營收約七成,而本地客人的業務一般比較穩定,要加強鞏固主要客源,建議保持優良產品品質和特色刺身丼飯,吸引本地顧客定期幫襯。同時提供顧客忠誠計畫,加強顧客黏性,提高顧客忠誠度。並且善用本澳居民愛用的FB與IG與Youtube等社交媒體,推廣宣傳,展示每日新鮮食材和特色菜品,還可以定期推出「季節限定」以及「每日一品」的特色菜式,保持新鮮感和吸引力。
加大宣傳吸引遊客市場
自從疫情開關加上中央惠澳旅遊措施不斷,澳門旅遊業快速復甦,來澳遊客逐步上升。澳門作為“創意美食之都”之一,能吸引周邊地區對美食有追求的旅客。而刺身丼飯作為一種新鮮健康的選擇,符合現代消費者的需求,具有一定的發展前景。但目前遊客人潮主要集中在傳統旅遊區和各大酒店渡假村,如何將遊客吸引到漁兵衛的三家店內消費,是營收增長的關鍵。建議把握周邊地區與城市來澳一簽多行以及一周一行的政策機遇,加大在社交媒體上的投入,利用小紅書、抖音等平台進行廣告投放,並且和本地與國際旅遊網站或指南合作,可以在旅遊行程推薦中,納入漁兵衛,增加曝光率和好評,吸引遊客專程造訪。如有機會還可以和部分日系品牌或商店加強合作,互相拉抬,共享共贏。
先守好澳門,未來難預料
經營者提到,暫時不打算在澳或其他地方加開分店,希望先管好現有三店業務,但也希望除守住澳門大本營外,有其他開拓業務的可能。坦白說,港澳地區的零售業與餐飲業,都在整體經濟大環境下,出現一定的挑戰,漁兵衛若能在接下來幾年內,守住現有三家分店,且有穩定營收,就已經相當難得。如要進一步擴張,牽涉到市場整體消費水平、原材料物價上漲、澳門北上消費習慣等等多重因素影響,實在很難預料未來情況。建議先守好澳門現有三家分店,維持穩定營收,如果市場收縮,可以考慮進一步縮減店面數量,節約成本、減少人力需求,集中火力做好主要店面;如果市場爆發,則可以根據未來區域發展情況,考慮在澳門遊客聚集區或者深合區與珠海合適地點擴展分店。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劉丁己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