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小店系列】社區書店 獨立文藝空間

2018-11-06 12:09:50 101

   實體書店的存在是一種傳承文化的象徵,亦是橋樑。實體書店除承擔賣書的職責,亦是作者、讀者、學者之間近距離交流的平台,成為一個獨具文化氛圍的聚會場所,一個喧囂中的寧靜之地。在實體書店中,可把書拿在手中,感受書自身所帶來的重量,可以宛若尋寶般自由,暢遊前人思想,每一本書的封面都是“我”與“你”美好的開始,這一種氣氛是隔着屏幕所無法擁有。

澳門|中小企|創業|營商

      小眾精品特色之一

    但近年來,實體書店日漸凋敝。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租金不斷飆升、人們閱讀方式的轉變等,均是加速實體書店衰落的重要原因。但最致命的應該是來自網絡書店的競爭。在電子書氾濫的互聯網中,質量參差和快餐化的文字,給傳統紙質書造成不小衝擊,大大小小的書店紛紛被淘汰,只有小部分書店依靠着自身特色堅強的生存。

    現今實體書店已與不同於過去傳統的書店,以一般以圖書銷售為單一主業的經營模式,而是兼具休閒、娛樂、分享、交流等多種功能綜合的經營模式,室內設計佈局亦極具特色,儼然已成為一個個創意空間。這一種經營模式和功能轉變,是實體書店再度崛起的主因,這一種變化亦是文化進步的體現。

      早在幾年前,熙熙攘攘的議事亭前地,隱藏着一間有趣的小店,要先爬過狹窄的樓梯道才能看見小店的真面目。一間小小的實體書店,名字十分有意思:邊度有書。它比我想像中更加嬌小可人,與大型百貨商店相比,它的存在就如同一顆小豆芽一般,但裡面緊湊、整齊,並不雜亂。一進門,兩側安放有書架,一張緊貼着窗戶的大沙發,以及一隻時不時賣萌的大肥貓,還有窗口上映射入幾縷陽光,構成店內的一切。但去年十月租約到期,遷離議事亭前地。沉寂一時,小店今年六月捲土重來,在連勝街重新開業,一棟三層樓的文藝空間。書店主人說,舊書店風格比較隨意,如家中書房一般;新書店設計較井然有序、精緻,希望可為讀者提供簡潔的閱讀空間。提供的書的種類並不是非常多,都是較小眾化的精品,在其他書店中不易買到的書種,亦是書店的特色之一。

澳門|中小企|創業|營商

      遷入社區調整定位

    隨着書店店舖遷徙,定位亦有改變。書店主人說,如議事亭前地的舊址,會把書店定位在“觀光區的書店”,現在新址則定位在“社區的書店”,因它既不是位於市中心,也不是位於大學區,而是位於老澳門的住宅區內。

       澳門雖小,但對城市區域的規劃把控得十分嚴格、清晰。書店搬離人來人往的旅遊區,也就意味着消費群體發生改變。因此,書店主人根據消費群體的改變而對書的種類進行調整,消費群體更多的變成地道居民,有老人、青年、小孩等,各自從事着不同職業,有着不同喜好,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與這些居民相互間磨合。這一區擁有着深厚的歷史資源,需要思考的是:如何把這深厚的歷史資源傳遞給居民。

    實體書店是城市人文風景的窗口,亦是體現城市文化內涵的縮影,它的存在與發展具有深刻且重要的現實意義,這是任何網路書店都無法取代的。

澳門|中小企|創業|營商

地址:澳門連勝街四十七號

作者、影片、相片:黃鸝靜、蔡湘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