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診斷】三人創工作室 主打3D澳門建築模型
【中小企特區】近年政府推廣文化創意產業,本澳三名九○後青年立志構建以人才為本的文創產品平台,籌備約一年時間,投資數萬元於去年十一月成立良佃製作有限公司,暫以工作室形式經營,主打3D打印模型技術,希望以模型作媒介,為居民及旅客提供價格親民及具澳門特色的3D文創產品。目前以網上預訂為主,九成顧客為本地客,基本做到收支平衡。
兼職創業推動文創
創辦人蘇嘉輝、勞健偉、林錫鴻三人因興趣相投而相識,他們有感澳門文創產業氛圍淡薄,客人接受度不高。認為文化輸出是了解一個城市最直接的方法,澳門擁有世遺“澳門歷史城區”的名片,經決定後決定以建築模型來傳播澳門文化。
但缺乏相關經驗及資源受限下,創業談何容易?留意到3D打印具備低成本高效率的特點,能通過光束使材料一層層固化成型,精細度高,打印時間快,經過將近一年時間的摸索,品牌模型才面世。
製作一個模型要先搜集資料,了解其建築物背後歷史,並會在現場實地考察,旨為還原建築物本體。其後再經過繪製設計圖、打印,以及上色等環節,才能出售。在不影響正職同時,基本每日花七至八小時在製作模型上,有時候更會直接在工作室製作,翌日再處理正職事務。
線上交收居民為主
目前模型分為“建築物”及“場景”系列,定價為五十元至五百五十元不等。原本預計產品面向旅客,但可能因建築物承載着澳門人的回憶,突顯本土情懷,引起大眾共鳴,反而本地人生意額佔逾九成。預訂情況比預期理想,月收入達千元至上萬元,經營逐漸上軌道。不過,撇除人力、材料、時間、包裝等成本,能做到這個售價實屬不易。因不少人認為文創產品的價值與金額不相等,期望藉此能扭轉大眾對文創商品的刻板印象。
由於團隊人手不足,故模型主要通過線上預訂交收,亦有少量產品於旅遊區寄賣。考慮到未來發展,要解決產量問題。現正尋找合適的生產商,使產量及質量等方面更規範及穩定,讓品牌可持續發展。同時不忘初心,拓展文創平台,期望能集結一眾文創愛好者,共同為澳門文創產業增添色彩。
圖文/視頻 澳門日報記者周月華 吳文嘉
聯絡方式:
姓名: 勞健偉
電話: 62633037
地址: 澳門-華寶商業中心7樓I
電郵: Goodfarmer20190731@gmail.com
經營三問:
1. 如何看待行業前景?
2.如何推廣才能更好地吸引市場關注?
3. 對於該公司開拓收入有何建議?
拓專業客戶 參展增曝光
【青企診斷】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文創產品在澳門其實也不少,而且由於市場不大,變成生存也不容易。今期的個案以3D打印模式製作澳門的建築物模型,原意是以居民和旅客為主。分析了資料發現一些問題:
第一、現有客戶對象:原先是希望以遊客為主,但如果要網上預訂的話,很難會接觸到遊客,變成最後以本地客人為主。根據資料現在的售價算是便宜,雖然說是收支平衡,但應該未能包括幾位合營者的工資、折舊成本在內。所以應該考慮擴大其客戶群,資料提到現在希望能夠找到生產商加大供應量,這個是可以針對著遊客和本地市場發展。
第二、開發新客戶群組:資料提到現在能夠造成一個精細度高的產品,可以嘗試針對一些專業客戶群,例如一些做城市規劃、博物館、展覽館和一些個人的高端客戶,向他們銷售不只是單一建築,而是整個區或者整條街的模型,這種模型還可以無限伸展、更換,不再祇是針對世界文化遺產的建築群,是可以把整個澳門的沙盤也能夠製造出來。外國就有很多這類型專門玩沙盤的愛好者,不過都以戰爭沙盤為主,每件配件也價值不菲。明白到創辦人的理念可能是推廣本澳的傳統建築文化,不過生意歸生意,需要有一條比較有盈利的路線才能持續經營推廣。
最後,宣傳推廣:現在只有少量產品在旅遊地點售賣,可以爭取參與不同的展覽爭取曝光,雖然現在疫情期間的展覽數目變少,但做好準備下半年的展覽回暖時則需要積極參加。
特色店內設立分銷點
3D打印在本澳文創商品非常創新具特色,產品精緻。但如何為商品添加附加價值將會是值得深思的問題,當中怎樣增加自身商品的獨特性?怎樣在巿場中做到精準營銷?在推廣方面,若聚焦營銷本澳客戶,有沒有運用數據分析?倘若是使用傳統的熟客轉介方式,是否有針對的客戶群?
本澳有眾多的社團群體、商業機構,企業可客製化商品以優惠價進行客戶群營銷,相信具一定吸引力。比如在某中學的舊同學加冕儀式中,加有當時校長簽名的中學大廈3D印刷商品將加具豐富的紀念價值。在宣傳方面,企業可迎合巿場上熱門事件加強在熱門網絡平台上的曝光。亦可與本澳特色老店、博企合作、甚至在本澳傳統大型旅遊活動中,局部設立分銷及展點,摸底巿場反應。所以說,是長遠發展,大局思維不能錯,提升文創在澳門旅遊發展之作用!
企業需把收入支出模型的細項一一剖析,逐一審查成本細項,通過增高效率、使用低廉勞動力、節能、商品減產或增產等條件控制成本,倘若商品扣除成本後盈利微薄,就是商品之附加價值不足了。故如何增加商品之附加價值,比如在情人節中、格蘭披治大賽車等活動及節日中,企業有甚麼應節商品,亦是需要深思的問題。
特色模型量產 拓電商銷售
另外,建議開拓更多的產品,以增加收入來源,支持公司向前發展。除了繼續利用本澳獨特的歷史文化資源,塑造更多具本地特色的標誌性產品外,可嘗試塑造一些配飾、鞋類、運動服裝等時尚產品的模型。當有能力做到量產時,可考慮在內地的知名電商平台及本地電商平台開設網店銷售。目前旅客佔的銷售份額只有一成,還有很大的拓展空間。不過,跨境銷售涉及註冊、物流安排等問題,需要逐一了解。
推廣宣傳方面,建議加大在各社交媒體上的宣傳,如Facebook專頁、微信公眾號、Instagram等,必要時可考慮購買這些平台的付費廣告。在宣傳策略上,建議為每一件產品可加入背後的故事,增添歷史文化氣息,從而引起公眾共鳴。此外,店主還可以尋求和學校、社團、企業的合作,以增加公眾對公司產品的關注度。例如,合作舉辦創意教育課程或工作坊,吸引年青人參加。3D打印技術可以是激發想像力及增進學習的熱情的其中一個主題。
生產力暨科技轉移中心提供時尚創意、3D打印等培訓和技術諮詢服務,如有需要,歡迎與中心聯絡。
案例點評:拓展客製化產品與商業市場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劉丁己博士
本次案例企業「良佃製作」專攻3D打印模型製作。經營者期待業務推展的進度能夠更快。但是礙於本澳市場現狀,主要集中在本地消費者,產品類別也比較聚焦。這樣有好有壞,好處在於受近來疫情影響較小,壞處在於較難因為大量遊客而連帶得到巨大商機。消費者對3D打印科技都不陌生,但是要大量購買,還有一段距離。在本澳市場,基本發展趨勢亦是如此,但受限人口規模較小,零售市場的發展潛力也有侷限。因此有以下建議:
(一)提供消費者客製化產品(customized products):案例企業「良佃製作」九成以上客戶是澳門本地人,產品主要是“建築物”及“場景”,建議未來如要開拓收入,可以加強市場滲透,不論是本地市場或遊客市場,可以適度放寬產品類別,更多強調「客製化產品」的銷售,不僅侷限在建築物和場景,相信可以發掘更大的市場潛力。
目前以工作室形式經營,聚焦3D打印模型技術,是典型小本經營、專注核心本業的作法,初步取得不俗成果值得讚許。在資源有限情況下,當然應該集中火力。特區政府鼓勵產業適度多元化,希望文創產業和創新科技產業等非博彩部份能更快發展,「良佃製作」不妨順應政策,爭取相關優惠措施,開發市場,順勢而為是營商成功重要因素,因此經營者也可以通過政府文化產業基金、橫琴創業谷、或是創新創業等相關機構,爭取更多支持。
(二)拓展商業市場(business market):雖然「良佃製作」營收主要來自本澳消費者零售市場,但其實3D打印最大的應用和商機是在商業市場。因此加強與相關業者合作是未來重點。3D打印科技的應用範圍廣泛,在國際專業市場上已經有成熟的商業應用。汽車工業、醫療產業、航太工業等等都有巨大商機。不過上述領域在本澳市場較小,可以考慮開發其他和本澳比較有關的領域,包括:特色紀念品與禮品(手信店、社團和博彩業)、預製模組化建材(建築商與裝修商)、醫療器材與人工醫材(醫院與醫療器材商)等等。「良佃製作」如果加強與本澳上述相關產業的商家合作,便有機會贏得更多營收。
(三)加強宣傳與推廣:擴大影響力和知名度可以通過加強宣傳與推廣方式達到目標。可以和社團合作,或是直接自行成立社團,有利於爭取各方資源、舉辦活動。這些活動能讓更多一般消費者直接接觸、體驗、瞭解3D打印科技在一般生活中的應用,日積月累下來,也有一些助益。除了持續通過現有的互聯網及社交廣告媒體宣傳之外,還是需要一步一腳印,積極加強和商家的戰略合作,依靠良好口碑,慢慢將業務從本澳消費者,逐步拓展到本澳遊客市場以及鄰近的大灣區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