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診斷】企業引澱粉物料 推環保產品
【中小企特區】現今各地推動環保,但要發揮作用,最好方法源頭做起。去年五月成立的高美創意澳門有限公司,引進以澱粉取代塑膠的物料,按客戶所需度身訂造可降解環保產品,初步主攻大小企業,目標傳達“創意食品、創意包裝、環保概念”的理念。
材料獲歐洲認證
公司創辦人應嘉旋表示,日常生活中使用不少塑膠產品,企業尤其大型酒店,對塑膠產品需求大。為響應減塑,大型酒店引入綠色、環保元素。有見及此,遂於去年成立公司,十月正式引入獨家代理,投資五位數,以(非基因改造)玉米澱粉取代塑膠原料,製成膠袋、髮網、圍裙、傘袋、洗衣袋等一次性環保產品。該原材料來自意大利,根據歐洲標準EN13432通過“OK-Compost”認證,百分百可生物降解和可堆肥,在內地生產。
作為本地公司生產數量、規格有自主權,產品種類可按客戶所需,不限於膠袋,更可製成不同產品。產品的大小尺寸、厚度、顏色、設計和印刷可以訂制,數量五千件至一萬件起訂。若五千件以下,建議採購現有規格產品現貨。環保產品價格高,難廣泛使用。她坦言,每件產品價格較塑膠貴一倍至雙倍,但每件產品單價並不高,故即使轉換環保產品,總成本對企業而言不算高。
餐飲酒店反應好
在澳門,就可降解產品和堆肥產品的前景,她表示,任何綠色環保元素是大勢所趨,澳門面向全球的國際城市,相信要迎合趨勢。澳門雖使用焚化爐燃燒垃圾,可是以澱粉為原材料相當於燃燒植物,其粒子、有害物質排放量相信仍較燃燒塑膠低。垃圾若處理不當,會漂浮在海、落在土地,影響生態環境;若是澱粉原料,處理不當亦可回歸土壤,對環境負擔減少。
此物料產品引進澳門時間不長,但現時反饋正面,有餐廳、大酒店採購商前來諮詢,亦洽談成訂單,已達到盈利。去年底澳門正式推行膠袋徴費,可預見社會、企業將更重視環保概念,對前景充滿信心。
產品推廣考心思
環保產品在澳未完全普及,經營過程並非毫無挑戰。她稱,過程最困難是推廣,像(非基因改造)玉米澱粉原料、生產準則、相關認證等,因訊息不多,要向採購顧客從頭解說,並讓其完全清楚了解不容易,倘若採購方要再傳達給上級,更是困難。另外,像前期對團隊培訓,讓團隊成員能清楚了解並傳達,需要投入大量時間心思。
展望未來,希望先做好本地市場,繼續向大小企業推廣,讓澳門人知道有多一個環保選擇,其餘待由市場決定。倘用量越大、價格越低,屆時整個行業產品將會更成熟和普及。她認為做環保事業難將盈利放在首位,這是回本期長的行業。如經營年半後,效果未如預期,將會引入更多創意食品、創意包裝,並開拓更多環保原材料。
圖文/視頻 澳門日報記者 張麗真
經營三問:
1.環保物料產品解說讓人感空泛?如何有效準確向外推廣對澳門陌生的產品?
2.如何儲下以及不斷拓展企業客戶群?
3. 如何有效培訓團隊?
聯絡方式:
聯絡人:應小姐
聯絡電話:28270677
聯絡地址:澳門青洲里62號青洲工業大廈3樓L
與外賣平台合推環保餐具
【青企診斷】澳門青年企業家協會表示,隨著環保的意識提高,現在開始有一些企業會使用可降解或其他環保產品,代替以往的一次性用品,例如塑料袋或飲管等。不過由於成本比較高的關係,很多時候祇有一些大的企業,或社會責任放到前列的企業才會使用這類型的產品;大部分企業還是以成本為主導,另外一部分企業則沒有訊息或渠道能夠接觸到這一類型的環保產品供應商。
今期個案主要是引入外地的環保原材料來生產一次性環保用品,其實這類型的公司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不過在發展上除了企業自身需要有環保意識之外,還需要政府和大環境的配合,當然最近的膠袋徵費會有一點幫助。
但在總體大環境上還是宣傳不足,例如近年流行的餐飲外賣平台,也有兼營售賣一次性餐具的業務,建議可以和這類型有龐大關係網的平台合作生產環保型或一次性的餐具,既能做到生意之餘也能夠實現社會責任。
在營運上,除非澳門在這類型環保產品有一些特別的認證或認可,要不然的話在生產成本上沒有優勢,未來在澳門可以發展成為設計產品的基地或銷售中心,以發展成品牌;不然未來很難發展下去,因為不久的將來內地或其他地方將會有非常多同類型的公司在發展,但是一個澳門的市場很難養活整個上中下游流程,畢竟這類型的環保產品是靠量和價錢來競爭。
簡易語言推廣 聘公司針對培訓
【中銀財務建議】中銀中小企服務中心表示,現今環保議題深受關注。近年本澳環保意識亦逐步加強,自去年底政府推行膠袋徵費,可預見本澳的環保產業大有前景。
環保物料製膠並非新鮮事物,早年已有以蔗糖製膠袋,惟成本較高,未獲得企業普遍採用。過往企業只著重經營利潤,但隨著環保主義抬頭,外界同樣關心企業是否有「良心」,因此企業對社會責任,以及環境可持續發展的投放力度上升。今期個案企業的產品以環保物料作為賣點,可以以此作為推廣的切入點。
市場適應新產品需教育及時間,建議於推廣產品時以簡易的語言作介紹。例:個案多次強調產品原料為(非基因改造)玉米澱粉,其實並非所有人都明白「非基因改造」為何物,消費者除了需要理解環保膠袋概念,同時亦需理解何謂「非基因改造」,客戶角度普遍難以同時消化兩個概念;除非客戶有一定專業度,或需要有關資訊作企業自身的推廣,否則過多資訊會令產品失去焦點。
因涉及企業形象,企業比以往更關心社會責任問題,個案企業的產品可以滿足企業於這方面的需求,尤其目前本澳已推行膠袋徵費,可以藉此為一個推廣契機,向潛力客戶宣傳產品;另外建議可以與相關政府部門合作推廣環保教育,藉此推高公司知名度。
團隊建設從來都是企業面對較困難的一部分,個案企業於本澳市場仍為新事物,推廣初期相信會比較吃力,需要投放的人力培訓資源亦需要更多,而且摸索方向並非容易事,建議可以聘請有相關經驗的人力資源培訓公司,對員工及產品屬性作針對性培訓,或可以初步達到理想的效果。
ISO標準爭取大企供應訂單
【生產力角度】生產力中心表示,要拓展業務,經營者可先以一些已推行環保採購的公共部門和企業(例如酒店、公用事業機構等)為目標客戶;此外,多家綜合旅遊休閒企業更已定立了可持續採購政策,建議經營者考慮加入這些企業推出的“中小企採購計劃”。
可持續採購政策是指企業在採購過程中,會從公眾利益角度引進對環境和社會負責任的商品和服務,以達到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在合適情況下,這些企業會首選1) 使用最少原生材料、2) 以可重複使用或可回收物取代一次性使用物、3) 在整個產品或服務的生命週期對環境影響最少、4) 避免使用或使用最少量的包裝、5) 減少能源或水的耗用量、6) 減少或避免有毒物品、7) 耐用性(即避免一次性使用物品或有保養要求)和8) 高可回收性 (即廢物處理方面的考量)的商品和服務。
當然,要成為這些大企業的供應商,經營者需作岀配合客戶方的採購、存貨、質量保證和物流作業的準備。此外,這些客戶亦會期望供應商能實行系統化的管理,故建議以國際ISO 9001標準為藍本去建立一個質量管理系統,以對與客戶、採購、儲存和運輸相關的運作流程作有效的管控。與客戶相關的流程包括處理客戶查詢、報價、投標,以及客戶反饋。採購流程方面,管理重點在於對供應商的評估、選擇和表現監察,以及物品/服務採購和驗收程序。儲存運輸流程方面則涵蓋三個環節:收貨管理、存貨管理,以及發貨管理。
生產力中心可提供中小企ISO 9001應用工具書給企業參考。欲了解上述有關資訊可聯絡該中心標準、管理及培訓考試部(電話:28781313 / 電郵:quality@cpttm.org.mo)。
案例點評:持續宣傳並簽長期合約,擴大市場增加營收
市場學經典的「產品市場擴張矩陣」 (Product Market Expansion Grid)可以應用在這次案例企業「高美創意」的進一步擴張。「產品市場擴張矩陣」包括了產品方面的兩個維度(現有產品/新產品)和市場方面的兩個維度(現有市場/新市場),以二乘以二的方式,產生了四種不同的市場營銷基本戰略。以下根據案例企業「高美創意」的問題提出建議:
第一,市場滲透(Market penetration):將現有產品在現有的市場進行加強銷售。要談到澳門本地市場的業務擴張,想要快速爆發比較不容易,首先如經營者所提,這些用玉米澱粉做成的餐具、飯盒等等,雖然對環境很友善,但是價格比較高,商家和消費者要付出一些成本。不過澳門「膠袋徴費」已經正式推行,整個社會對於環保意識有整體提高,因此建議:(1)要持續宣導,強調產品符合歐洲標準、通過專業認證、並且以科學證據說明產品百分百可生物降解並可堆肥,相信經濟發達的澳門社會應該可以在下一個五年之內順利的接受。「高美創意」的業務應該可以十分順利的開拓。但市場發展的同時,也可以預見,會有其他市場競爭者大舉進入澳門市場。所以(2)建議要和下游買家簽訂三到五年以上的長期合約,為了爭取持續合作,現階段可以稍微犧牲利潤,但要優先擴大市場規模與合作領域,才能避免未來被其他競爭者取代。要是政府在短期之內又推出環保利好政策消息,那就具有爆發性成長的機會。
第二,市場開發(Market development):以現有產品開拓新的市場進行銷售。這又可以分成兩大部份。第一部分是商業市場:尤其是具有大型採購量的博企和政府機構。澳門政府鼓勵大型博企對本地中小企業採購,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而政府會帶頭推廣環保,因此爭取政府機構的訂單也是很有利的。第二部分是消費者市場,這部份則要選擇去相近理念的商家或消費者,比較容易推動。這些理念相同的消費者,認同環保價值,會自動向身邊的親朋好友推介,慢慢形成一股力量和正面的價值觀,這樣就有機會增加消費者市場的規模。不過這部份發展會比較慢,建議商業市場絕對優先。
第三,產品開發(Product development)則是指推出新的產品針對現有的顧客消費群來進行銷售。現在「高美創意」的產品類別已經很多,暫時不用在產品開發方面下太多功夫。產品開發可以做,未來也當然要做,但現階段重點應該還是應該更多擺在市場開發上面。
第四,多角化經營(Diversification)則是指推出新的產品以打入新的市場。目前看來,這暫時應該不是「高美創意」的重點。未來有機會可以進一步分析。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
劉丁己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