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小店系列】 牛雜傾訴潮汕文化傳承
三十年,一段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光陰歲月,有人把青春奉獻給家庭,有人用汗水揮灑着舞台,有人則踏實地做着家鄉味道。做餐飲比其他行業艱鉅,他們付出的不只是金錢與時間,有的更代表了家鄉的榮譽;有幾分家鄉味就有幾分家鄉愛,抱着滿腔熱血打拼,為的只是讓客人嘗到地道好滋味。
牛雜,一道工序繁雜的街頭菜餚,頗受廣東地區的人們喜愛,但真正能做到把牛腥味去除乾淨的沒幾家。在澳門提督馬路就有一家麵食館——連順成,牛雜很出名,是居民至愛。通常一頭牛的任何內臟都能吃,如牛胃、牛腸、牛心、牛肝等,但清洗很考功夫。煲牛雜的湯頭一般都很濃郁,炆煮時間長才能入味。雖然牛雜不是一種名貴食品,但足以代表着整個街頭小吃文化。
店內魚丸也是名聲大振,標榜着自家製,潮汕風味。潮汕是出了名的丸子天地,各式各樣美味的丸子均來自潮汕,當地不論是火鍋還是沙鍋都很聞名,搭配上丸子更是一絕。魚丸製作過程不比牛雜輕鬆,將魚去骨刺,攪爛魚肉,最後搓成丸狀。人手很廢力氣,但做出來的丸子爽口彈牙,鮮味十足,配上店內辣椒油真是味覺饗宴。小店的魚丸還可按斤購買,方便客人自家料理。
堅持傳統老工藝
在各種添加劑橫行霸道的年代,拿甚麼來與有害物質對抗?就是堅持傳統的老工藝。魚丸是天然魚味,牛雜是牛味而不腥。連順成麵店在大街口屹立三十個年頭,希望它能繼續為街坊提供更好的潮汕風味,把中華美食傳揚開去。美食不僅只是日常所需,更是能學習到背後勤勞刻苦、團結精神的治癒品。而食物本身就是一個個的好故事,店家則用牛雜傾訴着潮汕文化的傳承。
澳門不僅是中葡合璧的旅遊勝地,居民更來自五湖四海,當中不少來自潮汕。潮汕文化悠久,更深入美食之路,崇尚天然,原料實在,在潮菜中以沙鍋及丸類最受歡迎。澳門潮汕文化協會定期舉辦活動及培訓課程,力推中華特色文化,幫助年輕新一代接觸家鄉歷史,挽救漸漸消逝的地域文化,冀讓更多青年可傳揚開去。
事實是,無論是飲飲食食,還是學習文化,都應把中華傳統放在第一位,越有地域性越值得尋根究底,然後發揚光大。
蔡湘爾 黃鸝靜
地址:澳門提督馬路91號地下